WWW,T89087,COM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今天(13日)宣布推出多项“互换通”业务优化措施,包括新增以国际货币市场(IMM)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标准化利率互换合约、延长费用优惠期限等,更好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降低参与成本。“互换通”业务2023年5月上线,截至今年4月末,累计达成交易超过1.77万亿元。
注:IMM合约是以国际货币市场(International Monetary Market)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即起息日、支付日、支付周期、到期日等产品要素采取国际货币市场(IMM)结算日推算,在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三个周三起息(首期起息)并按季(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三个周三)支付。
北向互换通国际货币市场(IMM)合约的交易要素规定可参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互换通产品手册》、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指南》5.1章节。北向互换通国际货币市场(IMM)合约的起息日不会作节假日调整;支付日及到期日将会根据北向互换通节假日表遵循经调整的下一营业日准则进行调整。
首先,境外投资者可以与任何一个北向互换通的境内报价商达成一笔与其想退出的合约要素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历史起息交易。当历史起息交易的前端费完成结算后,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向香港场外结算公司提出压缩申请来退出已清算的北向互换通合约。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完成北向互换通合约压缩,对境内报价商与上海清算所之间的合约没有任何影响。
境内及境外的压缩服务分开进行,境外机构申请北向互换通合约压缩的程序与香港场外结算公司现有的压缩申请程序相同,详情请参考投资组合压缩用户指南(只供英文版本)。境内参与者具体压缩业务流程可参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互换通产品手册》、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指南》。
境外投资者若需管理其自身及其关联实体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债券回购等资金融通业务、贷款业务、证券及期货市场投资等面临的人民币利率风险,可以开展互换通交易;若因对客交易等产生人民币利率风险暴露,亦可开展互换通交易进行对冲。境外投资者应当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强化风险意识,健全风险管理,知悉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为降低市场机构参与业务成本,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上海清算所及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将延长“北向互换通”优惠方案执行期限,继续对境内及境外机构通过“北向互换通”开展的利率互换交易手续费、合约清算费进行全额减免,延长期限为1年。此外,北向互换通合约压缩业务于上线初期免收相关费用。详情请参阅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上海清算所及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的会员通知。
中新网西安5月13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3日从陕西省旬邑县林业局获悉,旬邑县石门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站工作人员近日在采集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2023年秋季布设于辖区内马栏和石门林区的红外相机两次拍摄到了金钱豹的珍贵影像,这不仅是该县实施野生动物监测工程以来红外相机第四次拍摄到金钱豹影像,而且是拍摄质量较高的金钱豹影像。
中国产业新优势,是通过充分竞争塑造的。刚刚闭幕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吸引了全球1500多家企业参展。中国数量众多的新能源车企是此次车展亮点,不仅集中展示全球领先的最新技术,车企间你来我往的竞争新招式更是抓人眼球。来北京车展走一走,就会知道中国新能源产业有多拼,而所谓的“补贴”论调是多么不堪一击。中国新能源产业,始终坚持在开放中发展、在竞争中壮大。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既有特斯拉这样的美国企业,也有上汽等转型发展的传统车企,还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正是充分的竞争激发各类车企强投入、搞创新、压成本、优产品、拓市场,使技术加速迭代、车型推陈出新,形成产业新优势。正如日本汽车问题专家、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主任研究员汤进所说:中国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优胜劣汰中培育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以性价比取胜的主要原因。
中国产业新优势,是从超大规模市场中培育的。来看两组数据:超过50%——这是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占比;31.6%——这是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产业新优势,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中国自身超大规模市场。在海一般的市场中,新技术得以推广和升级,产业链供应链日益完善,规模效应使更低成本、更优价格成为可能。美方一些人炒作所谓“倾销”,而倾销是指把产品以低于其成本的价格出口国外。事实上,中国的“新三样”出口是赚钱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出口价格一直在上升,这说明所谓的“倾销”纯属无端攻击。彭博社分析称,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绝大多数排名靠前的汽车出口商产能利用率处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远低于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汽车生产国,出口价格也符合市场规律,根本不存在倾销问题。
现代经济体要发展自己的重要产业,初始都有一定的政府补贴,如欧洲多国从公司税收到个人购置等方面普遍对电动汽车产业实施补贴措施,这并非哪一国独有。在新能源汽车起步之初,为扶持初创型企业的发展,中国政府给予部分税收优惠与补贴政策。但中国的补贴一视同仁,而且逐年退坡,到2022年12月31日,“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辆、纯电动车12600元/辆”的国家财政补贴已正式退场。反观美国,一边指责中国,一边大搞补贴:美国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为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提供约3690亿美元税收激励和补贴,让本国企业成为受益大户。美国对于本国要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更是大手笔给予财政补贴。
美国有人称,华盛顿不会接受美国工业因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关键产品的工业产能过剩而“遭受摧毁”。那到底是中国“过剩”,还是美国“太脆”?中国产业新优势,靠的是真本事。对真本事“视而不见”,却把假说辞当作“护身符”,“中国产能过剩论”背后的真企图是什么,已经很清楚了。(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汪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