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2655001,COM
该案中,阳新县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和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同步介入侦查,迅速查明全部案件事实。经司法鉴定中心对案涉生态环境损害进行鉴定评估,认定柯某干等人非法采砂行为对长江水环境、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等均会造成负面影响,造成生物资源损失费用巨大。后武汉海事法院判决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被告柯某干等12人被判赔偿生态损害赔偿费用4012603元。
去年,阳新县检察院与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兴国镇政府、半壁山管理区等14家单位会签《关于建立环网湖流域综合治理协作机制的意见》,并与网湖湿地周边12村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聘请19名村民担任“益心为公”志愿者,及时收集可能损害网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案件线索,形成“检察+行政+志愿者”工作合力,筑牢网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类似的故事,在大冶湖也在上演,去年7月,黄石6家基层检察院联合签订《环大冶湖生态检察区域协作机制》,建立了信息交流共享、案件办理协作、生态修护协同、联席会商、业务素能提升协作、风险防控等机制,正式开启了环大冶湖流域综合治理公益保护共建之路。机制促推下,两级检察机关立办大冶湖流域案件16件,形成了流域治理的合力。
2023年年底,黄石市检察院组建了一支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和市民代表组建的“检”微知著观察团,深入办案一线,实地探访检察助力流域综合治理的故事;铁山区检察院将公开听证会搬到了大冶湖畔,以案说法让村民意识到在大冶湖禁渔期内非法捕捞、贩卖螺蛳是违法行为;新晋“网红”翡翠湖边,在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的见证下,检察“蓝”将监督之力融合在守护底色里。
为了实现对犯罪行为人的精准打击,去年该院研发了“非法采矿漏犯监督模型”。该模型通过将行政处罚数据库与检察机关的刑事案件证人数据库进行碰撞,梳理找出过去因雇佣时限“未达标”等种种原因遗漏的,流窜于多个非法采砂船上所谓的“临时工”,以此严密刑法及行政处罚法网。该模型自去年5月建模以来,已碰撞发现非法采矿漏犯6名。
在黄石市检察院指导下,大冶市检察院将规划编制、建设审批、排污许可、环保税等数据整合起来,研发了“涉水排污监管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开展专项整治,立办公益诉讼案件33件,提出检察建议16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件,并会同行政机关签订《关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确保预防性治理见真章、出实效。
WWW,2655001,COM
在乾安县公安局、让字镇政府、遐字村委会三级大力支持下,高标准建成遐字村警务室,设置民警办公区、纠纷调解区、综合服务窗口,配备警用摩托车2辆、单警装备2套、“微型消防站”应急救援设施3套,聘用法律咨询顾问1人,人员信息、台账纪实、制度机制、档案资料4大类10本簿册归类齐全、填写规范,为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4年5月,松原市109名派出所长进入乡镇(街道)班子、499名民警进入村屯(社区)班子、2659名辅警进入村屯(社区)任职,建成1266个警务室和2654个警务站,购置警用电动车511台、单警装备、救援装备1266套、办公装备3090套,实现派出所人员“三进”和警务室(站)建设村屯(社区)全覆盖,入户走访、隐患排查、矛盾调处工作效率同比提升36.9%、52.8%、35.4%,总体呈现民警融入好、治理成效好、上级评价好、民意反馈好的良好态势。
“5队”分别是“村屯警务队”“三长信息(信息)队”“民兵突击队”“治保会服务队”“金牌调解队”。“村屯警务队”由包村民警、辅警、警务助理组成,统筹负责警务室整体工作;“三长信息(信息)队”由村委会屯长、网格长、民兵连长担任信息(信息)员,负责日常信息搜集上报;“民兵突击队”由民兵连民兵组成,负责村屯治安巡防;“治保会服务队”由“五老”、在职党员、村干部、志愿者组成,负责普法宣传、警情搜集、矛盾调处等工作;“金牌调解队”,内设金牌调解员2人,外聘1名法律顾问,参与本村矛盾纠纷调解。
“3网”即“治安巡逻防控网”“一标三实信息网”“安全隐患排查网”。“治安巡逻防控网”组建以村屯警务力量为主力军,网格员、老党员、志愿者机动增援的巡防队伍,将全村划分为5个大网格、18个微网格,点面结合、动态巡逻,有效遏制辖区发案;“一标三实信息网”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协助包村民警分片包干开展入户走访,及时更新完善基础信息库,确保数据纠错灭虚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安全隐患排查网”围绕防盗、防骗、防毒、防矛盾纠纷、防治安灾害事故,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警示教育宣传,逐网格落实包保责任,逐户逐人签订责任状,以实际行动为村民织密平安网。
“1机制”是推行“积分制”管理,警务室联合村党支部将村规民约内容和基层治理任务分解为41项积分指标,采取日常兑现和定期结算等方式,落实奖励政策,真正让村民把“村里事”变成“自家事”,使参与基层治理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截至目前,已有40多名村民用积分兑换了米面油、电饭煲、电水壶等生活用品,村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更高了,对村集体的归属感、认同感更强了,积分兑换机制激发出了基层治理“新活力”。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