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OB6008,COM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指出,艺术与科技本质上相通,核心都是创新,超越他人、做他人未做的事。他认为,未来戏剧的形态和特质将走向理性、走向综合、走向技术。这里说的“综合”是超越了传统戏剧形式,是不固定、没有统一、难以定义的独创形式。在这位学者看来,未来的戏剧需要形成完全融合的技术团队。“新的艺术创造需要有新的审美、新的观念,我们应鼓励创新,让年轻人敢于想象并放大自己的想象。”
关于创新的内涵,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舞台美术系原主任伊天夫直言,不是运用AI就是创新,没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追寻,就无法真正创新。中央戏剧学院数字戏剧系副主任宋震教授亦指出,AI在影像方面可以解决场景和镜头的问题,但解决不了表演的情感情绪问题,所以未来的电影仍需与戏剧结合。他认为,未来戏剧和影视会产生一种并育和化生的关系。虚拟制作导演何川表示,相比真人演员,数字虚拟人外形定制化高、综合实力强、IP权益明晰,而且“永不塌房”。但由于缺乏实时性、一致性、不懂表演,目前AI还难以快速服务舞台表演,仍需今后的探索和实践。
如何将整合媒体设计思维结合智能技术进行生动的跨媒体舞台演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张屹南告诉记者,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团队近几年来创作了新媒体剧《分身·源启》、万捷旎的钢琴与数字印象《十五度》、与上海评弹团合作的《漫歌行》等。张屹南认为,百年前德国包豪斯学校将建筑、绘画、雕塑、舞蹈、音乐融为一体的“总体性剧场”的改革理念,其蕴含突破专业隔阂的巨大能量在当下智能时代能得到更有力的释放。在张屹南看来, 如果借用包豪斯的名言来形容当下,那就是人与人工智能互不相轻,无等级隔阂,真实与虚拟世界将融为一体。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Dramatron是一个使用大型语言模型的系统,能够通过“分层故事生成”来创作剧本。由戏剧家和Dramatron共同创作的剧本,在加拿大戏剧节演出,获得肯定。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科研处原处长姚扣根介绍,国内外还出现了其他许多类型的人工智能编剧工具,能快速生成剧本草案,自动优化情节、角色和对话,完成剧本评估,进而拓展了戏剧创作者的视野,提升了创意,提高了效率。但是,他指出,AI时代的编剧也面临新问题,比如创新能力、跨媒体叙事的挑战等,在解决戏剧创作发展瓶颈、优化提质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人机磨合训练。
AI在舞台艺术中的角色演变与迭代升级中有哪些作为?清华大学教师陈慧表示,进入21世纪,尤其2010年之后,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突破,AI不仅可以模仿现有的艺术形式,还能通过大模型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从辅助工具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共创者。“智能体”的自主性、交互性、适应性,开启了舞台艺术与高新科技融合共生的无限可能。
中国女曲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勇夺冠军,成功斩获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在今年世界超级联赛中,中国女曲先后面对世界强队印度女曲、澳大利亚女曲、荷兰女曲和美国女曲,8场比赛取得了5胜3负的好成绩。刚结束澳大利亚珀斯外赛外训的国家女曲,于5月6日在奥体中心重新集结,梳理和总结前期比赛经验,调整比赛状态,做好体能恢复,延续上阶段备战成果。
活动现场,指战员通过专题授课、播放真实案例视频以及现场互动等形式,向在场的师生们生动普及了地震的成因、预警、避险等基本知识,并以生动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地震中如何科学有序进行疏散和自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耐心的指导,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提高了防震避险等应急处置能力。
“嘟—嘟嘟——”伴随着演练警报的拉响,寂静的校园瞬间沸腾,急促的脚步声响彻校园上空,地震逃生演练正式开始!师生们在指战员们的引导下,按预定疏散路线安全、有序、迅速地从各出口疏散至指定位置,短短几分钟,校园全体师生全部撤离“险境”。在演练中,师生们服从指挥、步调一致,动作要领规范到位,活动安全有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