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548667,COM
去年10月,中塞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塞中自贸协定对于塞尔维亚而言是巨大的机遇。”莫米罗维奇列举了两国贸易情况:2023年,中塞双边贸易额达43.5亿美元;10年来,中塞双边贸易额增长8倍……“这些数字令人振奋!自贸协定的生效,将为两国企业深化贸易投资合作创造更加优惠、便利、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纪录将不断被打破。”莫米罗维奇说。
塞尔维亚是最早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之一,莫米罗维奇高度评价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他说:“中资企业连续多年在塞尔维亚出口创汇企业中排名前列。塞中合作项目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地区发展和民生改善。”莫米罗维奇表示,塞尔维亚将继续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挖掘两国合作潜力。
近年来,莫米罗维奇多次访华,对中国经济的活力印象深刻。他说:“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重要动力。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几乎任何领域的企业都能在中国市场找到商机。”2023年,莫米罗维奇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他说:“进博会对塞尔维亚企业十分重要,塞尔维亚多年来一直派遣高级别代表团参会,2023年还作为主宾国参会。塞方希望利用进博会等平台与中方进一步深化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提出,中方愿扩大进口塞尔维亚优质农产品及其他产品,加快审批特定品类农产品和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等许可。双方愿扩大利用中欧班列,中方乐见更多塞方优质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至中国市场。莫米罗维奇说:“我们期待与中国朋友一道努力,在经贸、投资等领域取得更多新成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将塞中铁杆友谊发扬光大。”
据了解,本次大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相关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省(区、市)体育总会、地方人民政府等承办。作为一项全国性、综合性、群众性赛事活动,大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参加国家级赛事活动的迫切愿望和期待,将赛事活动办在群众身边,为群众提供“举步可就”的全国性赛事活动平台。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刘君柱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大赛基本情况。大赛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为首届比赛。开幕式计划于5月20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年底前完成全国总决赛并举办闭幕式。全国将划分为七个赛区,项目设置将采用“5+N+X”的方式:“5”为5个规定比赛项目,即足球、篮球、排球(气排球)、健身气功和太极拳;“N”为N个在本赛区的自选特色项目,“X”为各省(区、市)自选项目,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随着研究深入,对茶马古道的路线分布认识不断丰富、细致。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认为,西南各省区早期以产盐地为中心形成局域性的古道网络,因有些地方不产茶,茶叶需通过马帮从远方运来,从而将这些局域性古道网络串联起来。马帮需要绕开难以跨越的高山和江河,走向城镇、村落和集市进行贸易,使得很多路段的茶马古道总是蜿蜒曲折。在国内,滇藏道、川藏道、青藏道、滇川道、川黔道等主干道千里迢迢、历史久远,仍吸引沿线各地的社会和物产加入到贸易网络之中。因茶马古道短途贸易商品较多,马帮沿主干线的行程多为分段进行,除主干线外,各地马帮根据物资交换所需,又形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如茶叶脉络般密布古道覆盖区域的各个角落,共同构成这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杨海潮:关于这条川滇缅印古代通道的研究非常多,中外学者均有不少成果。《史记》记载,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见筇竹及蜀布,经询问后推测有商路从云南和四川通往身毒(印度)。向达的《蛮书校注》研究过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交通路线,李学勤在《商代通向东南亚的道路》指出商代就有从四川和云南通往东南亚的道路等。
19世纪末以来,欧美的探险家、传教士等也搜集并出版在中国及东南亚、南亚的见闻。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记录了马帮的部分行程路线;俄罗斯人顾彼得的《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中,写下他跟随马帮到丽江的经历;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马帮旅行》中记录跟随马帮行走滇西、从云南进入缅甸的经历,他眼中的昆明“既是一条铁路的终点,又是若干马帮旅途的起点”。从这些外国人的笔下,或多或少能窥见茶马古道如何连接中国西南地区和南亚、东南亚国家。
在影视领域,《最后的马帮》《大马帮》等众多中文影视作品陆续面世。稍晚于国内WWW,548667,COM,日韩联合摄制纪录片《茶马古道》、美国学者赛琳娜·艾哈默德和英国摄影家迈克·费里曼合作出版画册《茶马古道》等作品,进一步提高了“茶马古道”的国际知名度。海外民众也从中了解到中国西南地区古往今来的人文风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杨海潮,北京大学语言学博士,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生导师,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基地副主任。长期从事西南民族语言和历史文化的田野调查,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民族史、茶马古道以及茶史和茶文化。代表论著有《音系复杂性:以白语的语素音节表为例》《普洱茶余》《茶马古道:地方性的民间视角》《茶文化初传藏区的时间与空间之语言学考证》《茶的属性与中国文化(汉文化)的形象》《茶文化在唐代的传播:时间、空间、社会》等。